皮帶輸送機作為現代工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物料運輸設備,其核心部件——輸送帶的運行狀態直接影響整體效率與安全性。輸送帶長期處于高負荷、多工況環境中,易出現磨損、老化、跑偏等問題,若保養不當,不僅會縮短設備壽命,還可能引發安全事故。本文將從日常檢查、清潔維護、潤滑保養、張緊力調整、存儲管理、操作規范及專業維護七個方面,系統闡述輸送帶保養的關鍵注意事項,為設備管理人員提供實用指導。
一、日常檢查:防患于未然
日常檢查是輸送帶保養的基礎環節,需建立標準化流程并形成記錄。檢查內容應涵蓋以下方面:
表面損傷檢測:每日開機前,需目視檢查輸送帶表面是否存在劃痕、裂紋、起泡或分層現象。對于織物芯輸送帶,需重點觀察接頭處是否出現脫膠或斷裂;鋼繩芯輸送帶則需檢查內部鋼絲是否外露或銹蝕。
邊緣磨損監測:輸送帶邊緣是易損部位,需定期測量其厚度變化。若單側磨損速度明顯快于其他區域,可能存在托輥組安裝傾斜或物料偏載問題,需及時調整。
覆蓋層評估:通過觸感判斷橡膠覆蓋層的硬度變化。若出現局部軟化或硬化,可能因長期接觸腐蝕性物料或高溫環境導致,需評估是否需要更換或加裝防護層。
運行狀態觀察:啟動設備后,需監聽異常噪音。若出現周期性“咔嗒”聲,可能為托輥軸承損壞;持續摩擦聲則可能由輸送帶跑偏或卡阻引起。
二、清潔維護:減少隱性損傷
物料殘留是輸送帶磨損的主要誘因之一,需根據物料特性制定清潔周期:
常規清潔:每日停機后,使用軟毛刷或壓縮空氣清除輸送帶表面及托輥間的殘留物料。對于粘性物料,可采用專用清洗劑,但需避免使用腐蝕性化學物質。
深度清潔:每周進行一次全面清潔,重點清理回程分支輸送帶下部的積料。可使用高壓水槍沖洗,但需控制水壓(建議不超過0.5MPa),防止水滲入驅動滾筒軸承。
滾筒清潔:每月檢查驅動滾筒與改向滾筒表面,若存在物料粘附,需用銅質刮板清理。嚴禁使用鐵質工具,以免劃傷滾筒表面影響摩擦力。
托輥組清理:每季度拆卸托輥組進行內部清潔,防止物料進入軸承導致卡死。對于可逆運行的輸送機,需增加清潔頻次以避免雙向積料。
三、潤滑保養:延長部件壽命
合理的潤滑能顯著降低輸送帶運行阻力,減少能量損耗:
托輥軸承潤滑:選用鋰基潤滑脂,每6個月補充一次。注油量需控制在軸承腔容積的1/3至1/2,過量會導致油脂溢出污染輸送帶。
驅動滾筒軸承潤滑:采用集中潤滑系統時,需定期檢查油路是否暢通;手動潤滑時,每3個月加注一次二硫化鉬潤滑脂,注油后需運行10分鐘使油脂均勻分布。
減速機潤滑:根據環境溫度選擇粘度等級合適的工業齒輪油,首次運行200小時后需更換新油,之后每2000小時更換一次。油位需保持在視窗中線位置。
潤滑禁忌:嚴禁不同品牌潤滑油混用,避免發生化學反應導致油品失效。對于食品級輸送機,需選用H1級潤滑劑并符合相關衛生標準。
四、張緊力調整:保持動態平衡
輸送帶張緊力直接影響其使用壽命和運行穩定性:
初始張緊:新安裝或更換輸送帶后,需進行空載試運行并逐步調整張緊裝置,使輸送帶在驅動滾筒上的圍包角達到180°±5°。
運行監測:使用激光測距儀定期測量輸送帶在松邊與緊邊的張力差,正常工況下不應超過額定張力的15%。若張力波動超過20%,需檢查張緊裝置是否卡滯。
季節性調整:冬季低溫環境下,橡膠覆蓋層變硬導致彈性模量增加,需適當降低張緊力(建議減少5%-10%);夏季高溫時則需反向調整以防止過度拉伸。
負載補償:對于變負載輸送系統,需安裝自動張緊裝置,確保輸送帶在最大負載時仍能保持設計張力,避免打滑或過度伸長。
五、存儲管理:規避環境損害
長期停用或備用輸送帶的存儲質量直接影響其復用性能:
環境控制:存儲倉庫需保持干燥通風,相對濕度不超過65%,溫度控制在5-35℃之間。避免陽光直射導致橡膠老化。
懸掛存儲:輸送帶應卷成直徑不小于300mm的圓筒,使用專用吊架水平懸掛,每卷間隔不少于500mm,防止相互擠壓變形。
防塵措施:表面覆蓋防塵布,但需保持透氣性。對于食品級輸送帶,需使用食品接觸級塑料薄膜包裹。
定期翻轉:存儲超過6個月的輸送帶需每3個月翻轉180°,防止因長期單側受壓導致局部變形。
六、操作規范:人為因素管控
操作人員的規范作業是輸送帶保養的重要環節:
啟動順序:遵循“空載啟動-逐步加料-滿載運行”原則,嚴禁帶料啟動或突然增加負載。
停機處理:緊急停機后,需手動盤車確認無卡阻后再重新啟動。長距離輸送機應設置多點急停裝置。
物料控制:進料口需安裝導料板,使物料落點位于輸送帶中心。對于塊狀物料,最大粒度不應超過托輥間距的2/3。
安全防護:驅動裝置、回程分支輸送帶等部位需安裝防護罩,防止人員接觸旋轉部件。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并懸掛警示牌。
七、專業維護:技術保障升級
建立定期專業維護機制能顯著提升設備可靠性:
無損檢測:每年采用超聲波探傷儀檢測鋼繩芯輸送帶內部鋼絲斷絲情況,當斷絲率超過10%時需立即更換。
動平衡校正:對于高速輸送機(線速度>3m/s),每2年需對驅動滾筒進行動平衡檢測,不平衡量控制在G1級以內。
激光對中:使用激光對中儀檢測輸送帶中心線與機架的垂直度,偏差超過±3mm時需調整機架或托輥組。
壽命評估:建立輸送帶全生命周期檔案,記錄運行時間、負載情況、維修記錄等數據,通過大數據分析預測剩余壽命。
結語
輸送帶保養是一項系統性工程,需將日常點檢、預防性維護與專業檢測相結合。通過實施標準化保養流程,可降低設備故障率30%以上,延長輸送帶使用壽命50%-80%,同時減少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。企業應將輸送帶保養納入設備管理考核體系,培養專業維護團隊,持續優化保養方案,以實現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提升。








豫公網安備41070302000342號


套輸送方案


